close

吵雜的環境、喧譁的人群,只見艾力克‧侯麥一一點出每個人身上的一盞明燈。

透徹、清脆的點滴在觀者心裡畫出一道道漣漪,有如餘音繞樑,回味無窮。這就是侯麥的特色,從寫實生活中挖掘出一層層人性中最深刻的情感。平淡簡單的故事與現實接軌,不只撞擊觀者共鳴,更能反省自身,享受文字的魅力,妙不可言。

在講義和書籍裡第一次認識到侯麥。從他導演的身分接收他。有關他的創作、電影都在那時進到我的生活,影響我對法國電影的看法。法國新浪潮導演、電影筆記五虎將…等,這些都是他的頭銜,但我更喜歡用這句話來形容他:「思想哲學、宏觀愛情大師」。

歐洲的文化就史學和發展上與華人社會大相逕庭,所以當我們更深入去探討關於歐洲文學與美學時能夠更全面的認識到關於”美”的闡述。不再是從華人、儒家思想出發,是全球性宏觀的眼光和賞析。法國美學可以讓我們建立這樣的眼光。比起華人社會,歐洲文化更加開放,對於自由的論述也更加大膽和自在。

「六個道德故事」簡單來說就是六個關於愛情中三角戀之間的故事。天底之下無新事,人性中的冷暖情仇、喜怒哀樂時常被搬在影片中和文學中上演。沒有新的關係或新的劇情,即便是超現實美學亦如是,因為超越現實仍然以現實為主體,發展出來的社會現象與人物關係皆由此出發。但是侯麥可以利用這樣簡單樸實的關係中,以哲學角度深度探討,讓觀眾以不同眼光來洞悉這樣的關係中存在的箴言。六個故事大綱都是在談論一個男人本身具有高道德標準,以自己的新歡或妻子之外的女人所發生的情愫變化,透過相處和談話間,主角自身的道德觀念產生衝突,大大挑戰主角的標準,但主角總是能在這樣的危險邊緣守住原則,

以「蘇珊的愛情經歷」和「莫德家的一夜」就很能從中捕捉到女性意識形態以及男性心理變化。其實侯麥筆下所創造出來的女性角色通常有個共通點,身為小三或是非主角一見鍾情的女人,對於自由意志特別放縱,無拘無束的渴望愛與被愛。追愛的經歷也轟轟烈烈地充滿她的生活。就如同蘇珊與莫德這兩個女人。蘇珊用力的抓住紀堯姆,即使知道他的愛情是速食、是無法許下承諾的,蘇珊仍然窮追不捨,甚至花光自己的錢財無所不用其極的想得到被愛。其實她渴望的愛也不單只從紀堯姆身上,而是真正可以給她愛的人。因此她把眼光轉移到男主角貝特朗。其實女人是聰明的,總是能夠嗅到”好男人”所散發的馨香之愛。而莫德也是。一個從婚姻中戰敗的她,何嘗不是在愛中尋找真理呢?她知道維達爾只是渴望即時的性愛,此時此刻相擁瞬間的美好,稍縱即逝。固此,她也轉移焦點到主角身上。因為主角可以給予的是最真誠的。這個真誠是從他所堅持的理念和守住的原則所散發出來的迷人氣質。人們通常會欣賞比自身優秀又智慧的人們。某程度是為了和他在一起可以為自己加添不少質量、另一層面則是可以比較穩妥在易碎的關係中站穩。然而眼看愛情中總是失足的她們,卻在故事末了突發反折點。蘇珊找到真愛了,莫德也再婚了。當年沒有騙上床的男人們,對此總是有種說不出莫名的感慨。是可惜嗎?也不是。是驚訝嗎?也不盡然。難以言喻的感受,也許只有這些守住原則、高標準的男人們才能感同身受的吧。

此外,「收集男人的女人」更是將此論述更加無情的潑皮,血淋淋的躺在那兒,讓人不禁倒盡胃口,卻又想沾上一口的詭譎矛盾情緒。阿德里安的觀念和上述故事中的角色一樣,有著純潔和高道德標準的原則,驅使他遠離這位對他來說是”蕩婦”的艾黛。艾黛是個不折不扣的性解放者。她享受收集男人,她的收集方式讓男人如癡如醉,卻又無法深觸心底的神秘情懷,若有似無、欲情故縱,總是能引發男人對她神魂顛倒的反應,並將之收集起來。對此,抱持著鄙視眼光的男主角阿德里安,外表是高標準的防守員,其實內心亦是醜陋骯髒的。他渴望也感受這位”蕩婦”所給他的快感,讓他享受罪中之樂。但是故事最終完整顯露出他的行徑被自己賞了一到耳光。「你是羞恥的!」也許在逃離艾黛的他,心中不免跑出這樣的話語批判自己吧! 這故事和電影「派特的幸福劇本」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我想以「午後的愛情」作為結論。上述的角色都對於性行為是開放的,無可非議。但是這段故事中的女主角克羅伊,卻不以此為招牌,她是小女人的、是羞赧的,她是單純渴望真愛來完整她,可惜她遇到有婦之夫。對此,她深感痛苦,憤世嫉俗的她甚至渴望以死了結。而男主角菲德力克像父親又像情人般的陪伴在她身邊,成為她最主要的情感慰藉。這是一個悲劇,對於女性角色來說。克羅伊反映當時法國對愛情和事業失利的女人,在攀爬成功的路上,不免使出小手段,來證明自己也可以得到相當報酬的成功。克羅伊對這位亦父亦友的菲德力克伸出魔爪,即便菲德力克微弱的說過一句話:「我很希望妳沒有愛上我。如果妳愛上了我,我就要逃離妳了。因為妳想要獨佔有我,讓我離開我太太。」這句話是貫穿整本書裡男性的價值觀最佳寫照。但對於克羅伊聽起來是如此的單薄,她利用自己的女性魅力,不斷突破菲德力克的道德防線,不惜打破他們原本純潔的友誼關係,也要得到他的心和人,成為成功的女人。可惜她錯了,菲德力克的道德原則防線遠比她所想的還要高、還要堅固。最後這個女人怎麼了,沒有人知道。作者侯麥只點出這真實存在於法國,或是全世界婚姻中的通俗劇情,但更顯明其中對於婚姻的掙扎與矛盾,不僅是丈夫或妻子,也深刻描繪的身為小三的悲情。

侯麥深刻的筆觸,總是能在文字裡找到帶有美學和哲學意味的平凡。他的故事很顯然不只是故事,而是思想。不露形色的文字,溢於言表的感受,只有感同身受的人們才能知道的言外之意。我自己很欣賞這樣平凡中的不平凡。專屬侯麥優雅風格的文筆,一個神情一個舉手投足,表達千萬種思緒,將侯麥定於一尊之形像在心底揮之不去。一趟富饒之旅在打開此書的時候就此開始。

arrow
arrow

    Bunny幕迷影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