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捕捉電影最好的方法就是捕捉生活。寫實主義就是所謂的「傳達每日生活的真實再現」。

然而寫實主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二戰過後的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災難使得電影寫實主義在歐洲戰後出現了新的電影型態。因為許多拍攝電影的攝影機或者是攝影棚都被摧毀,甚至許多導演或創作者都被逼迫成為戰爭的犧牲品。一個國家的韌度在於她的生命力。無堅不摧才是國家的優勢。這個優勢可以在各種層面發現,最明顯的就是電影。電影是由多位創作者創作出來的影像,因此更能表達對於國家、民族的種種心理。而我所要闡述的就是這一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來自侯孝賢執導的作品。改編自黃春明的書籍。描寫台灣早年的生活型態,和大城市小人物底下的悲哀心酸。深刻記錄著戰後人民貧瘠困苦的寫實生活。

粗麻的衣服、清淡的空氣、平凡的生活,完整呈現民國五零年代台灣生活的形態。站後重建的台灣,人民身上穿著粗衣布料,手裡拿著政府補助的白米,普遍貧窮的人民只能在平凡中尋找一絲樂趣,也許那就是電影吧。

戲中男主角為了宣傳某家戲院的新電影,不惜把自己打拚成小丑模樣,掛上廣告招牌,手裡敲著小玩意兒。一顆長鏡頭,男主角從遠而近向鏡頭走來,艷陽曬的他臉上直冒汗。他這一身有趣搞笑的小丑裝扮,卻掩蓋不住主角心底的痛楚與難堪。形成一個強烈諷刺的對比,這個對比才是吸引目光的開始。

影片中導演善用許多對比的手法。比較鮮艷的就是一群頑童圍繞在主角周圍,孩子的天真對比主角社會化後的愁苦。一群孩子將主角的小丑衣偷走拿去把玩,孩子輕輕的諷刺重重的壓在主角身上。孩子的嘻笑、主角的怒罵,畫面看起來彷彿是愉快的,但是隱藏的壓力和難受彷彿刀子割在身上一樣。孩子撕裂那小丑裝也就等於撕裂主角的心一般痛苦難耐。

導演善用剪接將往事一一浮現,對照現今的日子,將故事完整表達。此舉超越線性敘事方式的平鋪直敘,有效撞擊觀眾對於角色的同情與動容。有別於平常講故事的方式。故事從頭到尾說完固然精彩,但是剪接就是將故事重組並且再造,成為新的作品。同樣的文本不一樣方式,呈現全新的面貌。

在1983年代,導演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反而利用不足之處,將平凡寫實的呈現。相似義大利寫實主義的手法。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發起人薩凡提尼提出:

(1)戰爭和解放已經讓電影創作者了解和領悟到真實的價值。

(2)不是要虛構出逼真的故事,而是把真實的事情變成故事。

(3)電影的目標不在於明顯的模仿,電影的形式乃是由真實所構成的。

(4)要求一種電影的民主化,這種電影的民主化,包括人的主體性方面的民主化以及值得談論的事件民主化。

戰亂後的重建,相對也造成台灣影事業重挫。漸漸地,許多導演領悟到「真實」對於事物的本身同時也是一種美,或者說是記錄。因為生活就是戲劇,然而記錄生活就是一種拍電影的行為。不需要太過於虛構、強調逼真抑或是模仿,只要簡單的拍攝,演員的一舉一動皆可以呈現那種真實又純樸的美感。把現實生活利用電影拍攝技巧變成故事文本,這就是所謂的義大利寫實主義的核心概念。雖然不太確定這部電影中演員是否有一些層面為即興演出,但是針對技術方面來看,光線和場景皆是以當時的狀況而定,沒有添加太多人為因素,鏡頭設計與場面調度亦沒有太多華麗的效果,反而是樸素真誠的呈現當實人民平凡純真、只求三餐溫飽、平安與健康的普遍現象。拍攝出來的品質也最接進當時的情況。同時期的人看到這部電影,一定能夠感同身受,同為戰後重建時期人民的壓力。但在技術層面上,唯獨配音是一大漏洞,孩子的哭聲與嘴巴完全沒有吻合,眼尖的觀眾應該會認為美中不足的吧。對此,也是我最不欣賞的地方。

就影片的結構來說,可以簡單拆成三幕劇。第一幕為開場,敘述場景、人物和事情,接著開始鋪成,並且用剪接手法切進過去的故事發展來與現在結合成完整故事,此舉成為共鳴,撞擊觀眾對於角色的同情與同理。

第二階段就帶出了發展,除了穿插過去事,更進一步加入新的劇情,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的好奇心。

緊接著進入第三幕劇,就是所謂的衝突或者說是轉變。主角在街角巧遇舅舅,但是舅舅不但沒有受到鼓勵他反而臭罵一頓,認為主角恬不知恥,愧對於身為男人的尊嚴。爾後主角又向老闆要求換新衣,卻遭到老闆回絕。垂頭喪氣,興致頹然的主角,返家又與妻子發生口角衝突,種種衝突與壓力不但沒有侵蝕主角的意志力,反而為成了養份,增加主角面對悲慘命運不屈不饒的堅定性念。翌日,主角挺著一絲的男人氣概,沒有吃早飯就早早出門。渴望成就事業的他,終於得到老天的眷顧,老闆要他捨棄骯髒的小丑裝,騎著三輪車搖身一變成為藍領階級。當時的他笑不攏嘴,急忙回家抱著妻兒慶祝英才得展。但是怎知最後的結局又讓觀眾流了淚。故事中父親為了養家餬口,日初就畫上小丑臉,直到日落才將妝給卸了。襁褓中的孩子醒著的時候都是看見爸爸臉上畫著小丑臉。父親也因著工作不順和遲遲未升遷而感到焦躁,遷怒於家人。反映當時社會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甚為嚴重的現象。直到有添財神爺來的那一天,父親終於開心的用最真實的臉貼近孩子,可惜抱在懷中的兒子竟然認不出自己。

寫實的鏡頭,沒有加入煽情的配樂,但感動在觀眾心裡沸騰。一件小丑的裝扮背後多少汗與淚水交織的過程,隔閡父親對孩子的關照、也隔閡孩子對父親的認識。導演不用配樂和調度,反而用一種自嘲寫實的效果來畫下影片的句點:父親再次畫上小丑臉,只為了讓孩子認出自己是父親,鏡頭也在最後一個畫面拉進並且停格。這一個動作更加深深觸摸觀眾內心的情感。彷彿這就是孩子心中父親的形像,象徵著親子之間因著現實壓迫所必須存在的隔閡。但這位父親又何嘗不想親近孩子,寧願再次畫上他厭惡的妝容,也要和孩子更加的親密。前面的故事除了反映當時父權社會的權威感,故事的尾巴更透露出父親對孩子的愛永不改變。

這就是義大利寫實主義呈現出來的效果。沒有人可以料到主角的兒子竟然會認不出沒有化妝的爸爸,而躺在母親懷裡哭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很難知道下一刻會突發生什麼事情。未來是多麼不可預知的。而這部電影呈現出來的氛圍也是如此,孩子的哭聲,聲聲刺在主角身上。主角在興高采烈的下一刻,卻扮演起了自己最不愛扮演的小丑,只為了讓孩子對他露出一抹燦笑,留下一絲悲哀給觀眾。真實呈現寫實主義的深度。

arrow
arrow

    Bunny幕迷影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